瑞士
英国
希腊
西班牙
葡萄牙
美国
新西兰
加拿大
澳大利亚
日本
新加坡
香港
智利
菲律宾
近两年,香港身份申请火爆,透过各项人才计划来港的受养人子女,由于未在香港居住或在港居住时长较短,却以自修生方式报读香港中学文凭试(DSE),并以“本地生”身份申请香港大学,引发了一些风波。香港政府于7月31日公布有关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的修订,规定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。
重要提醒:若您的子女计划以“本地生”身份报考香港DSE,并享受政府资助大学学额,需特别注意本次新政。
图源:gov.hk
Part.1
新规定义“本地生”须居港满2年
“本地生”新定义
符合政府资助学费资格(第I类)的学生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:
香港永久性居民;
持单程证或无条件限制逗留签证者;
持受养人签证且首次签发时未满18岁。
居港定义
须在课程开课前居港满2年,满足以下任一条件:
香港全日制学校的就读证明;
2年间香港出入境纪录证明,且每年离开香港不多于90天。
其他不符合资助群体
不获资助的学费,适用于不符合上述第I类别资格准则的人士(第II类):
受养人签证持有者未满足2年居港要求;
各类人才计划签证持有人(如高才通、优才、投资移民等);
全职工作签证、学生签证、IANG签证持有者。
本次政策设置了阶梯式过渡期,考虑到有DSE需求但未满足“本地生”条件的受养人。
其实早在今年3月,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就曾表示要重新定义本地生。
图源:点新闻
Part.2
如何符合资助大学的本地生定义?
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,即在修读课程开学首天前两年在港,首次获入境处签发文件时未满18岁。他们可以报考香港DSE,透过香港JUPAS大学联招申请升读资助大学学位,与本地生竞逐资助学额,同时享有等同本地生的政府学费资助。此外,香港教育局明确指出,只要提供证明,在所修读的专上课程开课当年的5月31日为止的两年内,以全日制学生身份,就读于本港开办正规课程学校,便符合资格(如人才子女居于内地,但跨境来港读书)。
如未达两年居港规定者,他们同样是本地生,但须以自资方式入读资助学位,院校可酌情以超额收生形式取录,即不会计入资助学额。学费方面不获政府资助,金额相等于非本地生学费。入学后符合两年居港规定,之后学费可获资助,即变回“本地生”的学费。
目前香港政府资助学士学位课程,本地生学费是每年42,100万港元,新学年则涨价至44,500万港元;非本地生则由160,000-200,000万元不等。港八大提供本地生的首年资助学士学额约15,000个,非本地生则学额则最多约6,000个。
Part.3
自资课程及可读学校少
目前,仅香港都会大学(都大)的自资学士学位课程通过JUPAS系统招生,官网上可查到的自资课程仅有3页(共计28个学科)。其他自资院校(如恒生大学、树仁大学等)或八大院校下属的自资学院(如理大SPEED)通常不通过JUPAS招生。而政府资助的学士学位课程则是包含港八大的所有课程。
我们也会关注后续港八大是否会增加自资课程,以及相应的名额。
图源:JUPAS
此外,以IB(国际文凭)、A-Level(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)或OSSD(安大略省中学文凭)等国际课程成绩申请港校,属于非联招(Non-JUPAS)渠道,这类申请者统一归类为“非本地生”,竞争20%的非联招名额,其身份认定与DSE政策调整(如居港要求)无关。
同样的,对于通过人才计划赴港受养人子女以自修生报考香港DSE考试,也必须居港满2年才能算本地生,否则按非本地生收费。
图源网络
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平衡公帑运用与本地生升学机会。香港永居、单程证持有者不受影响;人才计划受养人需通过实际居港融入本地教育体系,过渡期为家庭规划留出窗口。已经为子女报读DSE课程的家长,需要先和所在学校确认,是否符合报考“本地生”定义。目前政策刚刚出台,还有很多细节有待确定,PKF将持续关注,以便第一时间与您分享。
如果您的孩子有计划通过DSE升学,香港身份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。特别是在教育资源、国际化机会以及升学优势方面,香港身份能够提供独特的助力。PKF深圳办公室建议为了孩子的未来的教育质量,还需尽早进行身份规划,PKF将为您制定针对性的方案,为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。